学国学经典 做明理少年||青岛为明学校七年级行走的课堂之西安研学(二)
霓裳羽衣伴春雨,便携秋水揽星河
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汉服文化已经在华夏大地流传了五千余年。伴随着《礼仪之邦》的优美乐曲,同学们跟随子清老师学习汉服的知识。在唐制汉服中一览盛唐的雍容华贵,在明制的袄裙里探寻大明的诗韵风骨。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礼仪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坐卧行止间,一言一行中,都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智慧。穿上汉服自然要学习汉礼,双手相叠弯腰行礼,子清老师将汉礼中最基本的揖礼姿势以及五大礼仪“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传授给同学们。
通晓礼仪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让孩子们在传统礼仪文化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拳破风雨踏山河 舞转红袖若惊鸿
文能定国,武可安邦。华夏儿女当有铮铮铁骨,亦需有鹏程万里之志。
将武术课程引入国学课堂,就是希望能将尚武精神根植于心,将自强不息融入学生的灵魂。武术课同学们跟随妙真老师学习五步拳。仆步穿掌、马步架打,一招一式尽显为明学子男儿本色和精气神。
男同学学习武术,女同学则学习汉舞。在华夏舞蹈的艺术长河中,汉舞以其清新、苍劲、壮美的艺术风格独领风骚。当子清老师以曼妙的舞姿在台上翩翩起舞,女孩子们都心驰神往,认真学习。
行而致远 勇而无敌
传承优秀文化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走进山林,更好地与自然融合。
户外体验安排在终南山峡谷水上乐园,同学们穿好防护装备,勇敢挑战自我。飞檐走壁、凌空漫步、玻璃栈桥、高空滑索……同学们互相鼓励,相互帮助,扫清了一个个障碍,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在三秦大地展示了齐鲁儿女的风采与气魄——面对千难万险绝不言弃,即使狭路相逢也要勇往直前。
峡谷水上乐园体验结束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赶往野炊地点。
绵绵的青山,潺潺的溪水,同学们尽情地享受着满山春色和烧烤的美味。
终南山寨,篝火晚会,手舞足蹈,与自然亲近,与天地融合,品山之厚重,赏水之灵秀,形成一道天人合一的壮美景观。
神农尝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
在中医课程中,同学们学习了国医基本理论、中医经络知识,以及实践体验课程——艾灸,在理论与体验的结合中感受中医的神奇魅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孝道课上,同学们明白了“人在天地间,常存感恩心”,感恩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课堂上,同学们诵唱《跪羊图》,以真挚而深情的词句向父母表达自己内心诚挚的谢意;点燃莲花灯,在莹莹烛光中感悟父母深情!
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茶道文化发源地的是我泱泱中华。学习传统文化,茶道必不可少。秀秀老师详细地介绍了茶叶的分类、产地、制茶工艺、茶具、烹茶的方法。
接下来就是泡茶品茗的环节了,秀秀老师向同学们介绍面前的茶具,及每个茶具的不同功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拨弄着面前的茶具,当一盏盏甘甜的清茗从同学们手中泡出,大家都迫不及待品鉴自己的作品。
七日研学成果现,国学经典永流传
七天研学之旅的最后一晚,同学们迎来了他们此次国学研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结业典礼。本次国学汇演由基地张丹老师主持。
第一个节目就是由女同学带来的汉舞《礼仪之邦》,她们舞姿婀娜红袖翩翩宛如惊鸿,一举一动透露出和雅娴静的美感。
第二个节目是朗诵《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同学们慷慨激昂的诵读尽显华夏五千年的壮志豪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魂。
朱来超等十三位同学带来的五步拳表演,将华夏儿郎的血气方刚和精气神展现的淋漓尽致,一招一式之中尽显我中华民族坚忍与执着。
在《礼仪之邦》合唱的乐声中,泱泱中华的气魄在教室里回荡,我们好像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汉唐盛世。
在汉服走秀表演中,十位女同学身穿不同制式的汉服,将汉民族服饰之美尽情地展现,她们的华丽出场引来了声声不断地惊叹。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国学汇演的最后环节,终南大学堂为参加此次国学研学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颁发了结业证书,这预示着本次研学活动的圆满完成。
触摸周秦汉唐历史,体验关中民俗风情,传承华夏国学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相信同学们会将在这里收获的点点滴滴播撒在齐鲁大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愿我为明学子学圣贤之思想,传中华之美德,做儒雅之少年,成国家之栋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内外兼修,知行合一,做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