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历史古迹 觅汉唐遗风||记青岛为明学校七年级西安研学之旅(一)
塑中国灵魂,传中华文明。5月5日青岛为明学校七年级110余名学生在年级组长金慧老师及董萌萌、宋晓妍、罗琼、孙文凤、胡海洋老师的带领下赴西安,开展为期一周的终南大学堂“觅文化始源,做明理少年”主题研学活动。
一、行前课堂 研学畅想
研学活动前,教科研处高冰主任从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汉唐建筑、地方饮食等方面切入,立足西安一域,横跨华夏五千年文明,引经据典,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也让孩子们对本次研学充满期待!
行前,参加本次研学活动的117名师生在为明剧场举行了“西安研学行前动员”大会。初中部王洪伟主任、侯天友主任从“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目标出行”等方面进行了动员和要求。
二、寻踪溯源,探访古迹
“细雨蒙蒙迎远客,客来长安觅古音”。横跨千里,只为与古都长安的一次美丽的邂逅;跋山涉水,只为触摸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渊源。
触摸周秦汉唐历史,感受千年古都历史文化魅力。第一站我们来到了被誉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的大明宫遗址。一座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将唐人的智慧与浪漫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在这里浓缩提炼,深深印刻进同学们脑海之中。
考古探秘,寻宝挖掘,与文物零距离接触,居然还有意外收获!
西安市博物院,是长安城的精神印记。周人礼乐在此生根发芽,汉唐诗情在此吟唱流传。青铜器上篆刻的神秘的文字,一尊尊唐俑展现古人技艺的精湛,青花瓷上闪耀着宋人的智慧。
大雁塔,被视为古都长安的象征。它是佛塔这种印度佛寺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文化的典型物证。在此处,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印文明融合的无穷魅力!
“傲揽风云对疾雷,震开神合自雄巍”的小雁塔,虽历经风云,仍屹立不倒,不禁让我们叹服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国人的智慧!
体验关中民俗风情,品尝永兴坊特色美食,同学们在美味中感受陕西美食文化魅力品味美食,吃得不亦乐乎,转得流连忘返。
三、开营仪式 国学为上
同学们穿上汉服,吟唱《千字文》等国学经典。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汉族传统礼仪与文化,行拜师礼立鸿鹄志,在开营仪式的最后同学们拿上毛笔在纸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为自己的这次国学研学之旅刻下一个完美的起始符,等待他们的将是精彩纷呈的国学课程。
传统文化是民族之精魂,是教育之根本。先贤圣人追求“为天地立心,为黎民立命,为圣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境界。学习传统文化要对经典、对古圣先贤心存敬畏,希望同学们不虚此行,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