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深圳两地“语文主题学习”课堂展示交流活动于青岛为明学校顺利举行
5月10号,青岛、深圳两地“语文主题学习”课堂展示交流活动在青岛为明学校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华樾教育主办,青岛为明学校承办。
青岛为明学校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为提升教育品质,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引进的重点项目,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和国际高中为一体的高品质学校。学校始终把“语文主题学习”作为重点学科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语文主题学习”在青岛市更深入有效地开展,同时借鉴深圳特区的课改经验,增进两地教师的教学交流,特举办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了全国“语文主题学习”核心研究员、深圳市福田区南华小学余云德校长,山东学科带头人崔志钢老师,即墨区教研员国静静老师,黄岛区教研员吕梦娇老师,及青岛为明学校副校长孙玉强和青岛市300余名优秀语文骨干教师参与活动。各校精英汇聚青岛为明,厅内座无虚席。大家在这里交流、研讨,发生思想的碰撞。
活动伊始,青岛为明学校孙玉强副校长致开幕词。接着便是五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青岛为明学校李若阁老师的《守株待兔》,是一节典型的语文主题学习“以文带文”课。学生通过学习《守株待兔》,掌握了借助“看图、诵读和注释”来读懂小古文的三妙招。香江路第三小学赵静老师的《伊索寓言》是一节整本书阅读课,通过四个故事的阅读来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学过程清晰,读故事------讲故事------明寓意。弘文学校薛花老师的《雷雨》是一节很精彩的低段语文课,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尤其“以学定教”印象深刻。深圳岗厦小学刘恋老师的《三生石畔》和南华小学陈洁老师的《大象的耳朵》,课堂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学生们端正的坐姿、响亮的声音、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深深地感染了参会的老师。
下午,余云德校长和崔志钢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基于“习程”的语文主题学习》、《统编理念下的课堂》的报告。深入分析了传统语文所面临的问题。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一套母语课程改革的整体解决方案,是强调通过“课内大量阅读”来学好语文。专家们通过各种案例来阐述了“语文主题学习”的众多优势。相信通过这次交流学习,老师们都有更多的认识和体会,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要想给孩子一滴水,教师必须是一泉活水。”“语文主题学习”活动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语文主题学习”该怎样开展。这次的活动让参会的老师们都受益匪浅,今后我们也会根据专家们提出的要求,上好语文课,引领孩子们欣赏“百花争艳”,教会孩子聆听“百鸟争鸣”,思考“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