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学校||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语文老师走近海量阅读
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在全国小语界闻名遐迩。一本现行教材教学一个学期,这是全国绝大多数学校撼之不动的定律。可是,韩老师只用两个星期,就将一册语文教材教授完毕,考试却没有一个差生。“海读”的课堂给了学生充分实践、有效实践的机会。为了让更多的语文老师了解“海量阅读”的意义价值,学会教材处理及各种自选内容的“海读”教学方法,2018年10月中旬召开了韩兴娥“海量阅读”成果展示及培训会。青岛为明学校的老师也积极参与了此次培训。
“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韩老师明确指出,“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的,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来策划、设定目标的。她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学生入学的头一年,在老师带领下,学生们逐步地学会在“海量阅读”中识字;二是在学生的 二、三年级,老师重在引导学生们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三是在小学的最后三年,也就是四、五、六年级,在老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开展“海量诵读经典”。韩兴娥老师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这“三部曲”,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个一个的轮回,帮助学生跨越式地可持续地成长与发展。
这一次走近韩兴娥老师及其弟子,聆听她现场演绎自己的“课内海量阅读”的设计思路与操作过程,让我感到震惊:短短的一节课,却拥有如此之多的信息量,让学生在一节课中,阅读到很多的甚至可以说是“超量”的美文、诗歌以及其他的阅读材料,刘维丽老师的唐诗宋词课、郑德江老师的历史中的成语课、朱霞骏老师的作文讲座……都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启发和思考。如此这样地引领学生走过小学六年,也许真的能够实现“六年影响一生”的伟大目标。
韩老师戏称自己是平庸的“丑小鸭”,而通过进行“课内海量阅读”,也能把安身立命的职场变成了充满乐趣的幸福之旅。“课内海量阅读”是来自一线实践的,是有坚实的实践基础的,是任何一个想要做一点事情的中小学老师都可以做的、都可以做得到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去做、要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