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明学校初中部国学夏令营:体验感悟 快乐成长
老早就听说,终南山是“道文化”、“佛文化” “孝文化”、“寿文化”、“钟馗文化”、“财神文化”的发祥圣地,位于秦岭山脉中段,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感恩学校和父母让我们有这样一个机会来深入了解终南山和他所代表的深厚的传统文化。
八月五号神秘终南山之旅开启,我们提着满载父母牵挂和期盼的行李在老师的带领下到了火车站,我们瞒怀兴奋期待着,期待着这次研学之旅会发生多少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下了火车,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了终南山下,仰望终南山,俊丽而又挺拔,宏伟而又葱郁,然而这不是我们此行的终点,我们要往他的更深处去探索它的奥秘。
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有清澈的山泉,浓郁的树木,山路有点难走,但两旁的树丛翠绿,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的走着,心早已陶醉在这大好景色之中。终南山中,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一切都笼罩在白茫茫云雾中,看不真切才更令人神往,让人入迷,想走入深处去了解。
我们来到终南草堂,举行拜山仪式。堂主说:“这座山是有生命的”,我想也许拜山是对这座山的尊重和感恩吧!在终南山的这些天,我们在草堂里各位老师的带领下,探源隐士文化,学坐行规矩;每天六点起床,习武站桩,朗诵经典;更是获得了许多知识和前所未有的体验。我们认识汉服学习礼仪,知晓人体经络,体验艾灸,终南高隐还让同学们亲眼见证中医针灸之神奇,了解中医能及依稀所不能及,……我们还背起背篓,山间拾柴;了解浩瀚星空探索星象,还看见了城市里不可能看见的萤火虫,同学们一起在山间草地上嬉戏玩耍,前所未有地轻松自在。很庆幸,远离电子产品,我们依然快乐。
终南山风景如画,在这样的山水间心静神怡,学习古琴乐仪、茶道插花,更有一番诗意。我们还登高至海拔1800米的吕洞宾修仙处,真正超越自我,磨练意志。
在最后一天的晚上老师们给我们念了父母的家书,父母的爱就像那刻窗外的小雨,润物细无声,同学们都泪流满面。
终南山之旅虽短,但在我们心中影响深远。父母之恩堪比江河永记心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誓必传承!(初中部2020届3班 王嘉惠)
~~~~~~~~~~~~~~~~~~~~~~~~~~~~~~~~~~~~~~~~~~~~~~~~~~~~~~~~~~~~~~~~~~~~~~~~~~~~~~~~~~~~
时间飞快,一转眼,我们就已经从与恩师同伴避世修身于草香袭人、鸟语不绝的终南草堂回家了!
生活就是这么的奇妙。
记得刚出发那天,想起这份暂抛俗务、止语收心的清净史无前例,就激动不已!
一开始的登山绝对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人汗流浃背却都咬牙坚持,我们才亲眼目睹了第一眼终南山的景色秀丽,风景怡人。那一淌淌清澈见底的小溪,那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大好河山,那风景如画的原生态草堂。
在这里,每天六点起床练功,感悟隐士之道。丰富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茶艺课让我们知道了茶的品种,学会了如何沏一壶好茶;插花课让我们知道插花的各种造型,学会了如何选花;星象课让我们知道天上璀璨星星的分布,学会了如何观星象;古琴课让我们知道古琴的历史,学会了如何弹奏古琴……
离别之际,我们有幸登高,参观吕洞宾修仙处。所有人的都既兴奋又恐惧。兴奋是因为要去一个不为人知、神秘的地方,恐惧又是因为经历过上山的我们,已经对爬山有了一定的心悸。
终南山之旅,不仅收获了许多之前从未触及过的知识,还结交了许多不认识的新朋友!从一无所知到略懂一二,听起来虽然很简单,但这,却是有学问的人士做起来最困难的,因为这,是一座知识殿堂的地基。
临别之时,多有不舍,但愿有幸,再见终南!(初中部2020届4班 潘依冉)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是陶渊明笔下的经典名诗,此处的南山就是终南山。在终南山中,有多少数不清的山中隐士,都是因为见了终南山之后,便移不开脚步。
通过本次终南山夏令营,我从练习古琴、练习武术、夜观星象、学习中医和阴阳五行等了解到了中国国学文化的精华所在。也学会了古时上课所行的礼节。在学习中医时认识了一些之前不认识的草药和功效。在阴阳五行的学习中,知道了它们与人体的关系。通过夜观星象,知道了形象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
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是与大师单独学习武术的时光,让我更深一步的去理解东方艺术的核心--功夫。它是一门哲学艺术,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强身健体,陶冶心智,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最有效的自我防卫之术。功夫哲学的基础是道家和禅学的主要思想--最理想的状态不是将对方的力量打垮,而是要与之协调配合。就像庖丁解牛一样,为了保护他的刀,他会沿骨缝切割。同理,习武之人会随着对手的动作而动,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是我单独学习武术最大的感受。
回到家虽然到现在才两天,但看到在草堂照的照片,顿时勾起了脑海中的回忆,重温了那段有雄奇的山峰、翠绿的树林、欢快的溪流、有着清新空气的那种清雅生活。那些有着我们欢快笑容的照片,记下了我们永远无法忘记的美好时光。(孙盟翔)
~~~~~~~~~~~~~~~~~~~~~~~~~~~~~~~~~~~~~~~~~~~~~~~~~~~~~~~~~~~~~~~~~~~~~~~~~~~~~~~~~~
一开始得知妈妈给我报了终南山国学夏令营的时候,我是非常抵触的,但到了终南草堂才发现,其实一切真的都很不错。
短短五天我却学到了许多,比如说我了解了隐士文化,学会了在吃饭前念结斋咒,了解了汉服的种类,学会了古琴的基本原理和手法,学会了茶道和插花技巧,知道了拾柴不能拾湿柴、腐柴,学会了怎么烧烤食物,近距离观看了萤火虫,在徒步登高的时候欣赏了祖国河山的美好……总之,这一次终南山夏令营令我回味悠长,收获颇丰。
每次旅行总会有那么几件事令人印象深刻,这次也不例外。
古琴老师十分幽默,他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教我们,好让我们学得更快,所以我对这个老师的好感大增。要知道,这位幽默的老师,不仅是一位大师,还是一位网红呢,他在网上教《黄帝内经》,粉丝已有十二万呐!
学茶道就更“奇妙”了——茶道老师就是古琴老师的妻子,古琴老师开了一个书院,就是以茶道老师的名字命名的。首先,老师告诉了我们茶的诸多种类以及各种功效,使我对茶有了新的认识。接下来我最期待的,就是学习怎么煮茶。煮好的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喝六杯,但因为有人身体不舒服,所以我们替他,结果每人喝了八杯。虽然茶很香醇,但当时撑坏我了,晚饭都吃不下了!
拾柴的经历也让我记忆犹新。那天傍晚六七点钟,我们结队分组去体验拾柴。山间小径上,男生在前,女生在后,当时我们女生都觉得非常不公平,因为我们认为前面的男生把柴都拾光了我们在后面岂不是一场空。可真实践起来我们才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我们一路丰收,拾了很多,因为山里的枯树枝数都数不尽。我们不仅拾了柴,我们还捡了很多松果,老师告诉我们松果也可以生火燃烧。当我们背着满满的柴篓乐颠颠地下山时,后面有男生大声地提醒着前面的女生:小心路滑!简简单单四个字,让我们感觉特别暖。下山后,我们想感谢那位男生,但是也没有找到,直到现在,这依旧是个未解之谜。其实这已经并不重要了。我记得,归来途中我们还拍了那里的晚霞,真是美不胜收!
这次终南之行经历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收获了那么多有益的知识,所以我期待下次再去。只是不知我下次去的时候,那里还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2017级6班 刘佳音)
~~~~~~~~~~~~~~~~~~~~~~~~~~~~~~~~~~~~~~~~~~~~~~~~~~~~~~~~~~~~~~~~~~~~~~
佳音学校在终南山有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叫终南草堂。今年暑假,学校组织了一个去终南山研学的国学夏令营。终南山这个名字简直自带光环,让人莫名喜欢。而且,王摩诘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是写的终南山。
终南山是秦岭的一段,当年到西安旅行,去关西草原时路过秦岭,看惯了北方的濯濯童山,乍一见树木葱茏,绿草丰美的秦岭,我登时惊为天人,念念不忘。而且看推介,我喜欢的作家叶广芩曾访问终南草堂,并表示很喜欢草堂的建筑,于是就更加喜欢。
当下决定给佳音报名,而且希望能有机会同行(后来得知不可以,这是给孩子办的夏令营)。佳音在学校,报名又很急,于是自作主张给她报上了。
佳音放学回家后吃饭时告诉她,她大光其火,连声说:“我不去我不去,我不想成为什么古典高雅的人,那不是我的画风。” 她反应如此激烈,我只好保持沉默。饭快吃完了,看她余怒将消,我小心翼翼地跟她说:国学不国学的不重要,主要是那个地方太美了,我都想去。再说了,去经历一些没经历过的事情多好啊,还可以认识好多新朋友,而且还要发一套漂亮的汉服,你以前穿过汉服的,多好看呀。
似乎没有那么抵触了。扔下一句:我再想想吧。就去做作业了。
第二天,没提这事儿。
第三天,忽然攀住我的肩膀,说:妈妈,我好像开始喜欢那个终南山夏令营了呢。
于是,在青岛烈日炎炎的酷暑下,佳音如期高高兴兴地奔赴清凉的终南山。终南山距西安城仅20公里,却绝然是完全不同的境地。
它给了我一连串惊喜。首先,山中移动手机无信号,只电信手机能捕捉到微弱信号,这意味着孩子们被动地无法沉湎于手机之中,虽然不能常常联系,佳音答应我的每天发来夏令营的生活随想也成为泡影,但我暗暗地高兴,感觉这个夏令营选址简直可以打一百分。
第二个惊喜是山中竟然吃素餐,孩子在家天天吃肉,间或吃垃圾快餐,能被动吃上一周素斋饭,无疑是给身体来一个彻底的清洗,终南草堂如果能对外,我愿意每年去住上一段时间,用以清理肠胃,荡涤心灵,安定思想。
佳音在回来吃第一餐饭时双手合起给我诵了结斋咒:“五星之气,六甲之精,三真天仓,青去常盈,黄父赤子,守中无倾。”让我感慨良多:以往每每听到日本人吃饭前必说的” Yi Ta Ta Ki Ma Si”, 以及西方基督徒饭前祷辞:” 天主,求你降福我们和我们所享用的食物,我们也为你赏赐的一切,感谢你。愿光荣归于父,及子,及圣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远。” 而我们,餐餐拿起筷子就吃,无所敬畏,无所感恩,所以常无由地感到羞惭,仿佛野蛮人一般,完全不是具有泱泱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人的作派。我常想,中国要是能普及一个饭前及饭后祷辞就好了。
第三个惊喜是草堂给孩子们安排的一系列活动: 拾柴,爬山,观流萤,看星象,溪边野炊,曲水流觞,古琴启蒙,插花茶道等等。这一切活动都与喧嚣的日常生活截然不同,孩子们都不知不觉沉浸于中,喜欢得不得了。世间原不是缺少对美好生活的欣赏与享受,而是缺少有心有力的安排。
佳音在研习手册的背面记下了插花原则:虚实相宜,花为实,叶为虚,有花无叶欠陪衬,有叶无花缺实体;高低错落,花朵的位置切忌在同一横线或者直线上;疏密有致,每朵花、每张叶都具有观赏效果和构图效果,花朵、枝叶要围绕中心,顾盼呼应;上轻下重,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在上,深色在下;上散下聚,花朵枝叶基部聚拢,似同在一要,上部疏散,多姿多态。
我如获至宝,想着哪天要以此为指导原则,在家里玩玩插花。佳音说她在插花活动中第一个受到了表扬,我阴暗地想:等我插花时,她一定会过来指手画脚,好为人师。
活动中间,体贴于孩子与家长无法沟通,老师们还安排了一个”家长写给孩子的信”以及 ”孩子们的回信”小活动。很暖心很有爱。
一周精彩的夏令营活动,孩子们还没过够就结束了,从大巴车上接到佳音的刹那,深感这次活动的完美与不可替代。
如果明年还有这样的夏令营活动,仍愿意让佳音参加。(2017级6班 刘佳音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