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场竞技搞教研 集思广益谋发展|青岛为明学校参加数学研讨暨深圳教学观摩会
3月20日、21日在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举行了小学数学研讨会暨深圳数学教学观摩会。本次会议邀请了深圳市教研员高雅老师和著名教育专家张兴朝教授为大家全程指导把关。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张宜主任和数学教研组长王坤坤老师参加此次研讨活动。
本次教研会的主题是深度教研下的不同课型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活动目的以深圳学校数学教研组为研讨对象,学习深圳小学优秀的数学教学管理策略;集体备课,课后交流,形成对教学内容的基本把控,并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为期两天的教研会,深圳校区、广州校区、成都校区、新津校区、重庆校区、武汉校区、贵阳校区、光谷校区、青岛校区、天津校区的十二所兄弟学校相互交换资料,交流分享各自的备课成果,观摩了深圳学校五位优秀数学教师的公开课,聆听了张兴朝教授关于“以问题设计问题,深度思考我们的数学课”的讲座,学习了深圳南山校区关于集体教研的课型模式和课标学习的汇报,大家同场竞技搞数学教研,集思广益谋发展。
3月20日深圳校区南山校区数学教研组长王晓斌老师首先为大家进行了《不同课型模式探讨的初衷与意义》的汇报。王晓斌老师在汇报中将深圳学校十八年的教研成果全盘呈现。深圳学校一直致力于课型模式的研究,在王晓斌老师的带领下小学数学教研组在数学四大模块基础上又对整个小学数学课程按课型进行梳理、分类,利用主题教研探索并总结了不同课型的教学流程。他们将小学数学课分为了概念课型、计算课型、解决问题课型、图形测量课型等15类课型。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在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的基础上又细分出10类课型。并对每种课型所包含的基本数学素养进行了总结概括。王晓斌老师向所有参会的教师详细介绍了每种课型的具体流程,为兄弟学校的课型探索提供了范本。深圳主题发言之后韦京国老师、熊旺老师、饶军老师分别就概念课、统计与概率课、计算课进行了现场公开示范课。前来参会的兄弟学校也就这两节课进行了说课。高雅教研员评价此次研课活动为“真正的深度教研”“教学模式的研究能够为年轻教师马上找到上路的方法”。公开课之后在傅雪松校长的主持下,所有的参会教师分组讨论结合上课的课型进行梳理,完善深圳学校的课型模式,并且派出代表进行汇报发言,专家进行总结,最终形成每种课型模式的最佳模式。
21日王晓斌老师又做了《对课标的学习与实践》的汇报,王老师向我们详细阐述了课标的研习方法,以及落实目标续写,明确教学任务的方法。此次汇报为兄弟学校对于课标的学习提供了范例,为下一步对于课标的研习指明了方向。随后深圳学校的陆梦龙和吴周炎老师分别就解决问题和数学游戏课型进行了现场示范课,专家进行及时的点评。21日下午张兴朝教授为与会的教师做了《科学、合理、有效——小学数学设计刍议》的报告,到场的教师无不听得津津有味。针对两天的汇报课张教授为大家详细讲解过程设计、问题设计、情境设计与非预成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大家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此次教学研讨会为为所有参会的学校提供了关于教学模式的研讨成果,为后续教研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每位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反思、提升的平台。全体教师表示要把此次的研讨成果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信此次培训会的开展必将推动学校数学教研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