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明学校荣获新区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示范基地”
12月25日上午,由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广新局主办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国风药业礼堂隆重举行,西海岸新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赵芳副局长主持授牌仪式,西海岸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惠娟、西海岸新区政协副主席王世峰等领导出席活动。会上,青岛为明学校被评为新区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示范基地,国学研究院项目负责人王翰老师被聘为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志愿者。
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示范基地的建立,是为弘扬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要实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政府主导,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创新转化,为加快建设居民幸福、干部自豪、令人向往的美丽新区提供精神支持,增强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作为首批示范基地,青岛为明学校凭借国学主题系列课程以及校园特色活动的扎实开展和突出的国学科研成果成功通过前期调研,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17家单位一起入选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示范基地。
自建校以来,青岛为明学校始终秉承“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孩子潜能得到最大激发,对孩子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厚重、大气、高远、时尚”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办学目标,积极构建包含国学传统文化在内的基于培养目标的现代人素质系列课程,坚持学生“高品位、高素质、高分数。”
在雷丽霞校长的带领下,青岛为明学校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积极打造“铸魂工程”,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构建以“中华童铭”、“精诗美文”、“民间工艺”与“经典书法”为主线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以国学课、国学大讲堂、国学仪式、国学戏剧节和模拟联合国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经典校本课程;以国学主题运动会、名胜古迹研学活动、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系列课程、博物馆进校园等系列课程活动为代表的国学课程进行整合。各学部国学系列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满足了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健康成长的素质教育发展要求,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十九大教育行动的具体落实。
为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普及、研学阐发、创新发展、传播交流,2017年3月,青岛为明学校青少年国学院课程基地落户中国(青岛)汉画像砖博物馆,同时将博物馆引进校园,通过大量典藏作品研学丰富师生国学课程实践;构建起校园“汉文化”为主的国学项目研究;11月中旬,以“走进敦煌文化、走进古代运动”为主题的国学系列主题运动会隆重召开,集中展示了学生国学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了学校“有主题、有文化、一项活动、多项成果”主题教育活动的宗旨和教师文化的工作追求,体现了学校文化育人,高品质育人的教育品质提升。
为整合教育资源,凝聚研学力量,传承文化经典,学校成立了以孙玉强副校长、青少年国学院项目负责人王翰老师以及历史学科高冰老师为主的“国学课题研究小组”,通过长期深度研修,实地考察带动全校师生积极探索创新,将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搬进课堂,与学生一道展开图文资料、形体艺术、陶艺美术以及地理历史等学科的学习研究和拓展实践。
习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青岛为明学校此次入选首批传播示范基地,是对青岛为明学校积极实践、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行动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全校师生再接再厉、扎实做好传统文化践行者的鼓舞!青岛为明学校“铸魂工程”的开展,加上诗词大会、书法大赛、一带一路主题模拟联合国大会、国学主题系列运动会等多种内容形式的实践活动,将引领青岛为明学校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积极实践、创新发展,开启为明文化发展新篇章,不断将为明特色、中华声音发扬光大!
国 学 作 品 赏 析
国学主题运动会图片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