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督导系列报道(三):一起动起来
为迎接专家对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也为展示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10月19日、20日两天,小学部向督导组展示了大课间体育节团体操阶段性成果。
团体操是青岛为明学校特有的、融体育与艺术于一体的综合类的集体表演项目,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舞蹈、武术、队列展示等,形式灵活、丰富多样、新颖别致,充分展示了孩子们阳光积极的精神风貌。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伴随着袅袅的音韵,二三年级女生展示的大型舞蹈《莲舞心韵》徐徐拉开了帷幕。古人常托莲花寄情,这段展示中,女孩子们优雅的的抚莲、惜莲的动作灵感皆来自诗句,借以表达少女特有的情思。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也曾引用这其中的诗句,使得荷塘的境界陡然开阔、明朗了。而今天,我们为明的学子手持莲花翩翩起舞,纤嫩柔韧,凸现生命的娇贵与鲜活娇美。
“活力啦啦操,魅力无极限!”——为明一年级的啦啦操宝贝们踏着潇洒的节拍,和着欢乐的旋律,飞奔的身影旋风般地向我们卷来。他们稚嫩的脸庞上,是奔放的热情,是青春的活力;挥舞的花束交叠,是奋斗的硕果,也是收获的喜悦。交替的舞动,变幻的舞姿,利落的动作,昭示着为明学子青春活泼的力量。青春,在孩子们的呐喊中绽放!生命,在孩子们的脚步声里蓬勃!
飘渺的钟磬音响起来了,四年级女生为督导组的专家客人们献上了一段独特的宫廷舞蹈——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舞相传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时演奏。霓裳羽衣舞是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乐曲悠扬,舞姿柔美,至今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在舞蹈老师的精心编排下,孩子们用柔美的肢体,生动地展示出了飘然仙境中仙女们婆娑柔美的姿态。
女孩子们优雅而灵动,男孩子也不遑多让。二、三年级的男生用整齐威武的武术展示向我们展示出中华儿女的威武气魄。武术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数千年,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中华民族文明同步产生的,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武术操以武术的主要手型、步型为主要内容,按照体操的创编原则和要求,组合而成的各种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练习形式。武术操是我校体育发展的一大特色,配合音乐进入豪情万丈的中华英雄情境。只见孩子们个个精神饱满, 英姿飒爽。闪、转、腾、挪,鹞翻身;串、扫、扑、滚,虎啸前。男儿习武男儿志,中华武术中华魂。
前来观看的督导小组专家们边看边发出啧啧赞叹。他们认为,青岛为明学校不仅将传统文化贯彻到教学中,更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看着孩子们多才多艺的展示,更让人相信,我们的学校,培养的不仅仅是拥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更是拥有中国灵魂的好儿女!学校高分数、高素质、高品位的教育宗旨得到了充分体现,孩子们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更受到了文化的熏陶,相信在这样的校园里生活、学习、成长,他们的明天也一定会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