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15届NOC大赛榜单揭晓 青岛为明学校荣获14个大奖载誉归来
2017年7月10日至17日,为期一周的全国第十五届“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总决赛在青岛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包括港、澳、台在内近8000名代表参加了现场决赛,规模堪称历届之最。青岛为明学校14位中小学生代表青岛市参加了“动画创作”和“漫画创作”赛项,最终14位同学全部获奖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吕智恩、姚玥彤、朱柏颍、任知涵、吕思齐等5位同学荣获全国一等奖,张佳禾、谢文旭、王佳、王艺博、刘家瑞、王明、赵津铎、苏晨、程浩然9名同学喜获全国二等奖,刘珊、刘媛媛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同时,青岛代表队荣获全国大赛团体总分第二名。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家长给予的大力支持,更与同学们的刻苦努力密不可分。为了精心准备此次大赛,让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有更好的发挥,学校领导对本次大赛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支持。从接到入围通知开始,刘珊、刘媛媛两位指导教师就亲自一对一对学生多次进行赛前指导,从创作构思到现场模拟,从陈述答辩到临场应对,教室里、树荫下,小路旁,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全国大赛精彩不断。总决赛当天一大早,在李铂、管廷锴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稍作休整后,陆续走进决赛现场—青岛大学博知楼。经过一整天的现场制作、原创作品陈述与现场答辩等环节,青岛为明学校14位优秀学子凭着扎实的专业基础、沉着冷静的应变能力和敏捷思辨的现场发挥,赢得了专家评委们的高度认可。
青岛为明学校始终秉承“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对孩子一生负责”为办学宗旨,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帮助孩子融入世界,以培养“厚重、大气、高远、时尚”的优秀学子为目标,在全面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以钢琴、高尔夫、游泳、舞蹈、音乐滋养等公共课为主,增设了包含无人机、3D打印、机器人等创客发明多种校本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此更好地落实《现代人素质系列课程》,实现“人人有选修、班班有特色,个个有特长”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拥有终身受益的各种爱好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学校适时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的潜力不断被挖掘,信息化技术运用专业水平不断提升。仅短短一年时间,青岛为明学校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已经取得国家级奖项14个,省级奖项11个,市级荣誉32个,充分展示学校特色和办学优势的同时,也全面刷新了学生在信息技术实践方面的新高度。
此次,全国NOC活动大赛由中央电化教育馆指导,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和中国发明协会主办,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创新时代杂志社承办,并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大力支持。NOC活动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站在新的起点,青岛为明学校师生一定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强化实践,为青岛为明学校信息化建设新篇章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