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到青岛为明学校高中部进行教学视导
5月23日上午,伴着细密的春雨,黄岛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胡学法主任率高中9个学科教研员来青岛为明学校进行教学视导。
胡主任一行9人冒着小雨来到青岛为明学校,一到学校各科教研员就来到高中部办公室与学科老师亲切交谈。
对学校、学生及“6+1高效课堂”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各科教研员深入课堂随堂听课,上午听了语文、英语、历史、化学、生物五科老师的课。
课后教研员与上课老师一起探讨如何将学科特色或者是本节课课型与“6+1高效课堂”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高效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各位教研员基于青岛为明学校的实际,结合自己多年一线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所接触的与“6+1高效课堂”相关的经验,对所听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认可课堂中的特色和亮点,对不足的地方也提出改进意见,老师们收获良多。
陈多莉老师上的是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后,教研员刘发平老师给陈多莉老师进行了评课和指导,刘老师先肯定了“6+1高效课堂”在本节课达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对陈老师认真的备课、清晰的知识脉络给予肯定和赞扬。刘老师和陈老师一起优化各个教学环节,深化概念的处理,着眼于学科素养的培养,确定小步伐进行,基于学生基础适当地对课本进行整合。
苗老师执教的课题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教研员吕老师随堂听课,课后吕老师进行了点评,她说,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6+1”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提纲的编写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目标具体明确,教学设计层次清晰,课堂结构合理,尤其是通过课堂观察,看到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也观察到学生两两议、小组议的热烈过程,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较高评价,同时她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突出,达成度较高,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在充分肯定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较好的意见和建议。
化学教研员崔志娟老师听了王晓霞老师《有机物的结构》一课,感触很深,崔老师说青岛为明学校“6+1高效课堂”让她想起过去一线执教时用了两年的时间对小组建设进行优化,现在再看到大胆放时间给学生的课堂非常感动,老师备课就是要以协助学生学习为基础,以学情为基础,希望学校能坚持实施“6+1高效课堂”,相信假以时日,为明学子会在“6+1高效课堂”中取得显著进步。
张春玲老师执教的课题是Book4 Module3的语法课,内容是条件状语从句和让步状语从句。课后,教研员张业华老师给张春玲老师作出了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张老师首先肯定本节课的优点,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利用英文歌曲巧妙地导入新课,课堂上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并且巧妙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外,张老师还在词汇的积累、语法的讲解、阅读等方面作了详尽的指导,张老师强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夯实基础的同时,要注意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张业华老师高度评价“6+1”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的活跃表现。
评课之后,胡主任一行人和高中部全体老师一起进行了深入座谈。高中部张旭主任介绍了为明的概况,阐述了的发展目标和愿景。张主任还对青岛为明学校的现状、发展、计划进行了说明,重点介绍了高中部的招生计划和发展规划,并再次诚邀教育发展中心各位领导老师能经常莅临课堂进行指导,成立高中部“名师工作室”。
最后,胡学法主任对为明和青岛为明学校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愿意积极促成高中部“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为我校高中部的教学工作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