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教学,助力教师成长||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音乐舞蹈组研究课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小学部音乐舞蹈组开展了“聚焦课堂教学,助推教师成长”为主题的研究课活动。
刘可老师的《蜗牛与黄鹂鸟》这课,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利用谜语与故事导入,让学生有轻松学习状态,学生们用打击乐感受歌曲的节奏,能多次分配乐段欢快演唱。
于小斐老师的《哦,十分钟》随着师生一起体验课间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氛围轻松,教师和学生始终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最后的打击乐环节,不但能突显音乐学科的特性,还对学生把握歌曲情绪,以情带声地演唱歌曲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让学生乘着实践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
宫蕾老师的课堂以龙的各种表现形式引入,十分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对歌曲的作者、创作背景及重难点进行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哪些是重点并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和价值观。在歌曲的教唱中从简谱到歌词的演唱,从单句到整首乐曲的演唱都十分细致。另有孩子自己吹走葫芦丝进行伴奏,也十分有特色。整节课条理清楚,层层紧扣。
张悦老师的钢琴课《土耳其进行曲》,从介绍乐曲背景和作曲家贝多芬入手,将学生引入西方神话的氛围中。随后针对乐曲中主要的技巧“跳音”及“连跳”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手指训练。音乐语句同说话艺术类似,教师根据乐句带领学生进行分句弹奏,达到齐奏效果。课上还应针对不同程度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其次在介绍背景时运用更生动形象的素材,给乐曲更披时代色彩,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
刘一民老师的葫芦丝演奏课《映山红》,针对学生对于节奏的薄弱环节进行了训练,运用节拍器来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对于节奏更加敏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运用了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节奏的敏感性会更上一层楼。
舞蹈是一种受情感支配的人体艺术,学生只有在良好的情感下,才能将肢体的表现多样化。张杨老师的舞蹈课《小骑手》,以创设情境的引导以及和谐融洽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善用比喻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放松自然的去做动作,整节课生动又有趣。
公开课期间,全组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听评课中,还并在课后认真地进行交流与讨论,老师们都能把自己对课的理解、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抛出来,供大家思考、学习,使大家受益匪浅。课上,教师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我校的师生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