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明学校开展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 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为进一步做好新学期校园消防安全工作,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正值开学第一周,2月27日,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通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的活动,为师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
演练开始
随着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拉开序幕。为了组织好演练,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对各班逃离路线及每位班主任、配班老师的职责、每层楼梯口的值班老师等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老师引导学生按照疏散预案的路线,弯腰低姿有序撤离到达安全区域。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达到了预期效果。孩子们迅速地从“火灾现场”有序撤离到学校操场的平安区域,仅用1分35秒,全体师生全部平安疏散完毕,随后各班中队长清点人数,并进行上报。
总结发言
小学部汪主任对本次消防平安演练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同学们逃生要领掌握得好,并强调一旦身边发生突发事件,要沉着应对,做好及时报告和平安逃生,学会在危险环境中迅速自救、互救的有效方法。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同学们要掌握以下消防安全知识:
教室内:
01.
不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
02.
离开教室,电器、照明开关保持关闭。
03.
发现教室中的设备出现异常,及时向老师报告。
04.
爱护学校的消防器材,比如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等,确保其完好可用。
宿舍里:
01.
不得使用明火、不抽烟、不焚烧杂物。
02.
严禁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03.
离开宿舍时要关闭用电设备并切断所有电源。
04.
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实验室:
01.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实验室设备。
02.
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
03.
使用电炉、酒精灯时,周围严禁放置可燃物。
04.
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掌握消防自救知识。
逃生自救技能:
01.
学会使用灭火器:提起灭火器、拔下保险销、握住喷嘴前端对准火源根部、压下手柄。
02.
面对浓烟和烈火,要保持镇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进,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迅速撤离,不可乘坐电梯。
03.
当火势不大时,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撤离,逃往天台、阳台处。
04.
若无法从室内逃出,应关紧大门,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等待救援。
本次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开展,有效增强了应急意识,提升了师生遇到突发事故时自护自救的能力,夯实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筑牢校园消防安全“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