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映初心 最好课堂在路上||记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高段年级主题研学之旅
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三四五年级师生整装待发,带着新奇和期待,正式开始了他们的主题研学之旅。
第一站——红高粱影视基地
摇曳的红高粱,醉人的高粱酒,荒凉的十八里坡,在这旷野之息谱写出了一首英雄的赞歌。在红高粱影视基地,实景沉浸演绎—《高粱红了》让同学们真切感受战火纷飞年代人民的艰苦生活及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无边无际恍如血海的红高粱,英勇的伏击、无畏的牺牲。伴随着结尾“嘭”的爆炸声,同学们的内心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独特的观影方式仿佛也把孩子们带回到了那段热血沸腾的时光。
第二站——高密老城非遗街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为明学子,寻根溯源,一起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密老街、文渊阁,让孩子们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一听说高密的三贤四宝有扑灰年画,上过这一课程的孩子们更是兴致盎然。扑灰年画作为明学校的特色选修课,一直深受学生的喜欢。通过本次研学,孩子们在实践中也对剪纸、泥塑、茂腔其他三宝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第三站——科技点亮未来
从一曲《东方红》在宇宙中回响,到“神州”飞天、“嫦娥奔月”,到“北斗”系统部署全面完成,国家在发展,科技也在发展。本次研学,孩子们还一起感受了发达的科技水平,三四年级的学生手工制作电动飞机,五年级同学手工制作太阳能月球车,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受科技的魅力,也为孩子们的科技梦点亮一颗星光。
第四站——莫言旧居
走过一条蜿蜒的小道,一座破烂不堪的屋舍呈现在眼前,屋内摆设十分简朴,很难想象,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竟然生长于这样偏僻的乡村。离开旧居后,我们来到莫言小学。斑驳的墙壁,木质的房梁,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
“……在莫言的小说世界里,品德和残酷交战,对阅读者来说这是一种文学探险。曾有如此的文学浪潮席卷了中国和世界么?莫言作品中的文学力度压过大多数当代作品。瑞典文学院祝贺你。请你从国王手中接过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聆听着莫言的颁奖词,坐在莫言的专属位置,感受莫言爷爷曾经的光阴岁月,为明学子们在这里励志勤奋读书,向莫言爷爷学习。
一天的研学旅程接近尾声,本次“寻访高密”研学活动,把单调的学习变成身临其境的实景体验,同学们重温了革命光辉历史,感受了莫言爷爷自强不息的精神,立志从身边的点滴做起,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真正做到了研有所获,学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