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共进 研以致远||青岛为明学校初中部“为明新课堂大赛”数学组展示课实录
且教且思
“数”说精彩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展示教师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搭建共同成长的平台,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课堂效率,青岛为明学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为明新课堂展示课活动。
此次公开课活动包括研课、讲课、再研课、讲课、课后评课五个阶段。在活动过程中,数学组的老师们都积极认真的参与,无论教学内容选择还是课堂活动形式、教具的准备等方面都全身心投入,追求做到完美。
课前,老师们在充分了解孩子们学情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准备,深度挖掘教材,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课堂上,老师们各显身手,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巧妙的处理教材。以流畅的教学环节,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的课堂演绎出了同样的精彩。
此次公开课活动展示了数学组的教学特色和精彩课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见证一下吧!
01
走进课堂
王国华老师执教的《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杭州亚运会上中国队取得的傲人成绩这一新闻引入本节内容,根据奖牌数目自创应用题,让孩子们运用已学习知识列一元一次方程,过渡到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题。学生在层层引导下,利用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新课内容。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创设多个贴近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捕捉信息,将条件转化为数学问题,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学生在应用题中了解了开幕式上的“潮起亚细亚”和临别之际的“荷桂共生辉”,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学习数学的同时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
姜珅老师执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姜老师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各个教学活动,数学知识点多,但方方面面都能提到。蒋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课堂首先复习了有序数对表示点的内容,从一维点的确定到二维点的确定,引导合理,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坐标平面内的点的位置以及写出点的坐标作好充分铺垫,使学生学习新知识能水到渠成。在新知识运用中,姜老师组织了由易到难的练习,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突出了重点,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轻而易举突破了难点,最重要的是用多个活动让学生积累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后续学习中进行应用时,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王莹老师执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王老师首先展示了一张旅游示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出发,提出问题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然后从中抽象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在运用中,针对学科知识点给出了相应例题,并且每个例题都配合了同类型的练习题,题目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后面学习坐标系中点的相关性质做了铺垫。
王焕玉老师执教的《有理数的减法》,通过温度计上3℃比-3℃高多少?这一生活情景问题引入本节内容,题目中根据温度计的变化直接得出结果,恰如其分的推导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并从连线,简单的计算以及有趣的数学游戏加以巩固。“学以致用”环节利用孩子们熟悉的温差文字题为基础,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这一特点。“课堂检测”环节加以灵活的变式训练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王老师设计了有难度的“挑战自我”环节,让学生有进一步的提升。从导入新课到挑战自我,每一步都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一特点。
梁瑞丽老师执教的《有理数的加法》,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来引出本节课,利用小矮人在数轴上的运动,让学生初步感受了“数”运动过程中与“形”的结合,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在本节知识中的重要性。课堂上师生互动形式丰富,学生参与度高。梁老师真正将课堂交给了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梁老师在教学中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和总结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感受每一个加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也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培养了学生要善于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教学环节中设置了小组以游戏Pk的形式对本堂课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李艳静老师执教的《有理数的乘方》,通过神秘的实验室细胞分裂引出乘方的定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了乘方的相关定义后,老师设置了抢答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学习成果,学生们纷纷举手参与抢答,极大调动了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当学生乘法的书写出现错误时,老师让同学们观察讨论,指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还设置了游戏环节,让学生分组当小判官,判断乘方的相关练习题;整节课教师语言诙谐幽默,同学们乐于表达、配合,课堂氛围和谐默契,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02
老师评课
“数”以积跬步, “学”以致千里。公开课结束后,数学组全体老师进行了评课,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连贯性、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细究每一个细节,找出亮点,指出不足。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这个研课的过程中,大家都受益匪浅,既吸收了其他老师的经验优点,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本次活动有效促进了我们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和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数学组老师们将能更好地运用这些经验和方法,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启数学教育新篇章,提升数学教育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