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频传! 青岛为明学校学子在省市区人工智能比赛再创佳绩!
伴随着期待已久的复学,青岛为明学校学子在省市区人工智能比赛中获奖的喜讯也接踵而来,先后有20名同学,荣获18个奖项。其中山东省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青岛市市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6个;西海岸新区一等奖2个。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青岛为明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第十九届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第八届山东省中小学生机器人比赛、2019年青岛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岛市第四届中小学创客大赛、青岛市第十届中小学生科技节、2019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等活动,全面提升了我校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青岛为明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AI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的融合创新应用,2019年3月1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试点学校,青岛为明学校榜上有名。
青岛为明学校一直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计算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多项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得益于青岛为明学校对人工智能类课程的重视。目前我校在全校3至8年级所有班级增设了人工智能必修课,全面普及人工智能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在开设乐高机器人、创意机器人、3D打印、scratch和编程猫图形化编程、Python代码编程等必修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相对应的选修课程。除此之外,还增设了竞赛培训课程,在学生的培养之路上采取“教学—特长—竞赛”一体化的梯队式培养模式。通过学校的倾心培养,增强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当然,同学们的收获也离不开老师们辛勤的付出。收到比赛通知以后,老师们利用午休、周末等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搭建、编程,不断调试,不断修改,从确定主题,到制作作品,再到文字材料的撰写,无一不精,无一不细。其中李聪老师获得2019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优秀辅导教师;孙纯菡老师荣获2019年青岛市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优秀辅导教师、第十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活动优秀辅导教师;2019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电脑绘画优秀指导教师。鉴于我校的突出表现,青岛为明学校荣获青岛市第十届中小学生科技节、2019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
青岛为明学校为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人工智能课程,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相信会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挥所长,取得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