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释疑,打通高考最后一公里||青岛为明学校2020年高校招生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解读会
青岛为明学校为贯彻落实《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让家长详细了解新高考新方向,1月10日, 青岛为明学校邀请青岛西海岸新区教研室物理教研员邵光明,在为明剧场对200多位高三学生家长,进行了新高考方案的答疑解惑。
邵老师首先讲述了新高考的变化和综合素质评价,然后针对录取工作实施方案中等级赋分原则及其合理性、夏季高考和划线方法、志愿填报方法及建议,进行了宣讲。
会议第一项,新变化和综合素质评价方式。
邵老师明确了2020年新高考实行“3+3”模式,强调了考试科目包括国家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以及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任选3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选择。新高考采用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改革后考试分为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两部分进行,主要是从考生等级考科目个性化角度考虑,等级考选要求所选等级考试科目的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会议第二项,等级赋分原则及其合理性。
实行等级分数转换,是为解决等级考试选考科目不同、试题不均衡、分数不等值等问题,造成3科考试成绩不能直接相加而采取的制度设计。我省采用等比例转换法则和‘一分一段’形式,转换分数连续排列,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高考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次高成绩顺序排序,成绩高者位次在前。
会议第三项,夏季高考和划线方法。
会议第四项,志愿填报方法及建议。
“新高考”实行“专业(专业类)+学校”普通类最多不超过96个志愿,采用“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方式,将增强考生录取专业与兴趣特长的匹配度,避免大量考生因被调剂录取造成不符合专业意愿的状况。志愿填报一般需考虑以下因素:
(1)成绩的高低。这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包括总分、位次、单科成绩等。
(2)专业及院校选择。考生在进行专业类和学校选择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以下三种思路去考虑:一是看重选择专业;二是看重选择学校;三是对学校和专业均没有明显偏好。
- 志愿的筛选及排序。选定专业及院校后,要根据本人意愿(如院校性质、地域、喜欢程度等)排序,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
会议结束后,各位家长又分别与班主任老师和任课老师就孩子的学习状态及成绩成绩等方面进行了更详细的了解和沟通,一部分家长通过交流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此次解读会为我校学生合理第选择学校和专业做了很好的指导,也为下一阶段的“战略”作了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次高考解读会高瞻远瞩,指导2020年新高考填报工作,切实解决家长心中的疑问,及时把握高考新动态,提高新高考指导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